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品资讯 » 综合资讯 » 产业综述 » 正文

积极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30  浏览次数:209

省委提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具体途径和战略重点,符合省情,切中要害,顺应民心。其中转型发展在“三个发展”中有决定性、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晋城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全省基本趋同,能否实现转型发展,事关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顺利推进,事关晋城未来发展的目标走向。近年来,我们着力在解决资源型产业的加工、转化、升级、多元上狠下功夫,在提升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优势上大做文章,在转变发展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上寻找突破,全面加快了转型发展步伐,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既注重理念创新,又注重政策引导,科学确立转型发展新思路

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过程中,晋城初步构建了“四梁八柱”的产业构架,煤炭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旅游文化、精密铸造、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以兰花、晋煤为代表的大企业大集团向新型煤化工产业延伸,以富士康、坤达磁材、乐百利特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皇城相府、王莽岭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品牌优势,以煤层气开发等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以煤转肥、煤转电、煤转化、煤制油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仍未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单一、产品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以煤为主、一股独大的产业格局,难以应对市场大起大落的风险;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型产业品种不多,难以形成多业支撑、效益平稳增长的格局;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精,支撑经济发展的转型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难以走出小打小闹的怪圈。

实践表明,推进转型发展已成为实现晋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既要强化理念的创新,也要加大政策的引导,推动经济转型步入快车道,努力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发展理念上,要坚决破除“唯煤是图、以煤为重”的黑色思维,依靠煤但不依赖煤,逐步摆脱资源对经济的束缚,逐步降低区域经济对煤炭等资源的依赖,逐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强加快转型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引导转型主体走出“市场好时转型没动力、市场不好时转型没能力”的怪圈,强化转型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要大胆创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和产业拓展,指导各类产业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依托资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要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协调推动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转型。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充分发挥“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加大了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配套、优化环境等各种举措,建立了3亿多元的扶持资金,从科技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民营经济等多个方面,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转型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集聚。特别是从产业和项目两个要素着手,抓紧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各项转型振兴规划;按照“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支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全力谋划和落实转型重点项目。今年以来,研究确定了100个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看好的转型项目,总投资达321.6亿元,着力加速推进。

二、既注重传统产业新型化,又注重新型产业规模化,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有多种不同的模式,比如美国的休斯敦,由结构单一的石油城市转型为综合性大城市。其显著特点是既推进石油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又发展资本、技术含量高的替代产业,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晋城,以煤炭、电力、冶铸、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这是优势所在,不能丢了优势找优势,必须把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同时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经济危机是传统落后产能之危,新型产业发展壮大之机;是抱残守缺之危,创新创造之机。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要从创新传统产业优势和提高新型产业比重两条路径着手,提升产业的科技素质,加快形成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联系晋城实际,要集中力量打好五大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战:一是打好煤炭产业整合延伸攻坚战。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理念,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加快煤转肥、煤转电、煤制油、煤建材、煤气化等产业延伸步伐;鼓励煤炭企业新上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转型项目,如泽州岳南煤矿转产新上的路宝100万件汽车铝轮毂项目,王坡煤矿上马的彤康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三八煤矿新上的珏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等,涉及一、二、三产,走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同时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注重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如期完成保留129座矿井的任务。未来两年,晋城煤炭产业将形成以晋煤、兰花等几大煤炭集团为主体,产量规模超亿吨,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二是打好煤化工规模发展攻坚战。按照建设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的规划,晋城已有较好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尿素生产能力达到358万吨,甲醇达81万吨,二甲醚达10万吨,形成了规模竞争优势。

        产业龙头晋煤集团煤化工资产总额已达303亿元,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品产量均占到全国的10%以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煤化工企业规模小、运行成本高,波动较大,这不能改变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新型煤化工是晋城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要稳定现有高浓度化肥项目,重点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加快推进天泽、金象、丹峰、兰花煤化工二期等项目,走出一条“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煤制油品”并举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之路。三是打好煤层气开发壮大攻坚战。晋城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寺河煤层气电厂和全国最大的港华煤层气液化项目,实施了管道输送、居民用气、汽车改气等一系列综合利用工程,已形成年抽采能力22亿立方米,日液化能力95万立方米,在促进安全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对当前存在的体制不顺、开采无序、利益冲突较多等问题,要充分掌握煤层气发展的“话语权”,协调煤层气开发主体、煤炭行业、地方政府和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尽快走上有序、规范、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使晋城在全国竞相发展新能源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四是打好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发展攻坚战。抓住当前富士康调整全球产业布局、加快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科技工业园三年翻两番、产值过百亿的目标。对乐百利特节能灯、坤达磁材、鸿诺光电等有特色、有前景、有潜力的项目,也要大力扶持,尽快使其做大做强。五是打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提升攻坚战。这几年来,全市煤炭企业进入旅游开发的资金达到17.9亿元,兰花集团投资4.6亿元开发王莽岭景区,皇城村投资3.3亿元开发皇城相府景区,竹林山煤矿投资1.2亿元开发国家自然保护区蟒河景区等,实现了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要继续鼓励不同投资主体开发旅游景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规模竞争优势。办好“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文化月、棋子山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打响“太行山水、美在晋城”品牌,不断提高晋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贯彻落实《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1850”工程,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加快推进。

三、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又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着力培养集团和品牌拉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大企业大集团是产业布局的中心环节,能够带动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的培育,是应对经济大起大落的“中流砥柱”。今年上半年,晋煤和兰花两大集团逆势实现快速发展,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作出了贡献,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在此方面,与内蒙古伊利、蒙牛,我省长治的潞宝、朔州的古城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发展民营企业来说,晋城五小工业相对发达,民营经济起步较好,一批企业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去年以来又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涌现出福盛钢铁、兴高焦化、九州玻璃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与浙江的绍兴、温州及我省的临汾、运城等地相比,发展还远远不够。因此,要把企业的培育作为推动转型的中心环节,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打造创造力,提升竞争力。一是要把培育顶天立地大项目与发展铺天盖地小项目结合起来,实现大小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使中海油、中石化、国投、鲁能等知名企业能够引进来、定住根,大投资、大发展;最大限度地启动民资,用活民力,激活民智,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旅游、物流、信息、科技、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参与交通运输、宾馆餐饮、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进入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领域。二是要把强筋壮骨与脱胎换骨结合起来,激活体制机制。脱传统发展之胎,强自主创新之骨;脱家族管理之胎,强现代管理之骨;脱陈旧经营理念之胎,强资本灵活运作之骨,走出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三是要把创单打冠军与拿全能冠军结合起来,切实打响品牌、做大规模。要敢闯敢试、敢争一流,瞄准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迅速发展起几个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成长起几个叫响市场的大品牌,做到市场竞争力强、利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真正在经济转型中发挥主体作用。

四、既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苏州工业园区以不到5%的土地和人口,创造了全市经济总量的15%,大连高新技术园区吸引了43家世界500强企业,这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从晋城的实际出发,我们瞄准建设“循环经济模范城市”目标,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加大六大循环经济链条延伸力度,加快巴公工业园、北留周村工业园,以及煤转肥、煤化工、煤制油等七个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下一步,工业园区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优化升级,在硬件上,加快规划和项目的协调,完善水、电、路、迅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在软件上,不断优化园区服务,营造高效率办事环境、低成本投资环境和无干扰生产环境,真正使园区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窗口、节能减排的典范、科技创新的样板、转型发展的榜样。同时,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造林绿化、兴水治污、节能减排等项工程,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方式与优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既推进新型工业化,又加快农业现代化,尽快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晋城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产基础偏弱、二产结构偏重、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同时,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放在重要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河南的漯河是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培育出双汇肉类、南街村方便面、澳的利饮料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是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与之相比,晋城也有畜牧、蚕桑、丝麻、小杂粮、中药材等各种特色产业,近几年也涌现出厦普赛尔、吉利尔、红萍服饰、白马王啤酒、绿洲大麻等有特色、有潜力的好项目、好产品,但大多“养在闺中人不识”,是展品和纪念品,而不成其为商品,形不成竞争优势。要实现“天下谁人不识君”,就要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打响叫亮品牌,在市场的竞争中敢立潮头。一要围绕优势产业做大。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相结合的多层次产业链条和经营体系,从畜牧、蚕桑、丝麻、林果、小杂粮、中药材等方面创新优势。如在畜牧业上,要重点建设雨润15万吨冷鲜肉项目和高平百万头优质生猪基地,形成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良性循环;在丝麻业上,与解放军总后勤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加强协调,推进绿洲大麻、吉利尔、红萍服饰等企业大麻系列产品的自主研发。二要围绕创造品牌做优。据资料显示,近年来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广东凉茶饮料,今年销量可达1200万吨,占全国市场的1/5。与之相比,晋城的厦普赛尔黄梨汁年产量十万吨,仅占全国市场的0.17%,白马王啤酒、彤康山楂等占有市场份额也很小,但这些产品质量好、有特色、有潜力,一定要加大品牌营销,勇于开拓市场,走出太行,走向全国。如厦普赛尔要实现三年内饮品产量达50万吨、产值超30亿元的目标,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饮品企业;华康猪业拥有全省第一个生猪注册商标,要发扬创新精神,做优“华康”品牌,到2011年实现年存栏30万头、出栏15万头的目标。三要围绕特色基地做强。用足用活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了畜牧、林果、汉麻、蚕桑等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努力建成华北最大的优质生猪基地、优质蚕茧基地和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总之,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

六、既抓自主创新,又抓全民创业,不断开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新局面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全民创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原动力,努力营造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的氛围。晋城多数县(市、区),经济结构以煤为主,转型任务繁重而艰巨,有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双重任务。各县市区大力彰显地域特色,努力培育一至两个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推动支柱产业由粗放型、低层次向高端化、规模化转变。如泽州的铸造业已形成规模优势,正在实现由“铸造”向“制造”转变,成为重要的钢铁、精密铸造、汽车配件基地。二是推动特色产业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如阳城进一步推动建瓷业园区化发展,推进由蚕桑生产大县向蚕桑加工转化强县转变;陵川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呈现出了好的势头,努力建成太行风光、棋源文化和古建特色交相辉映的精品旅游目的地。三是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主导向多元支撑转变。如城区区位优势独特,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沁水山大坡广,在抓好支柱产业的同时,狠抓畜牧、蚕桑、蔬菜、林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四是推动产业带动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转变。如高平的农业产业化有很好的基础,要加大龙头企业品牌化、市场化经营,加快产业基地规模化、商品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气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气品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