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品资讯 » 综合资讯 » 产业综述 » 正文

辉煌山西60年 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9  浏览次数:3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起点,是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一、全面小康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山西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山西全面小康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除"文革"等特殊时期外,全省经济持续健康飞速发展,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全省生产总值总量由1952年的1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87.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5倍。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达到10.1%,全省生产总值总量由1978年的8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9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3倍。改革开放30年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元增加到2008年的20398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2.4倍,年均增长9.1%。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由2000年的21位前移至18位;在中部6省中的排位超过了江西,前移到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由20位前移至15位;在中部6省中由第4位升至第1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工业为主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20.7:58.5:20.8演变为4.3:61.5:34.2,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山西积极调整城乡和区域结构,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积极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力促进了全省城镇化的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城镇化水平从19.81%稳步上升到45.11%,平均每年上升0.84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8年,山西的城镇化水平由35.9%提高到45.11%,平均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继续提高的走势。

(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社会和谐稳步推进

    全省各级政府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决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社会弱势群体,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工作,全省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着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

2000年以来,全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水平,加速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赈灾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并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愿参加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8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达到90.42%,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险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2008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39.1万人,比2000年增加201.03万人,年均增长7.43%。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593.8万人,比2000年增加528.8万人,增长8.14倍,年均增长101.7%。2008年,全省共有91.9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2.32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资金21.30亿元。无论是覆盖面还是资金投入规模都较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发展成果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居民生活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20世纪末全省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居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向全面小康社会大步推进。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4元增加到2008年的131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1.6元增加到2008年的4097元,分别增长42.53倍和39.32倍,年均增长13.4 %和13.1%。

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逐步由温饱型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8%,比2000年下降1.73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2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0%,比2000年下降10.0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28.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由1949年的不足3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3.3平方米,2007年达到2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2.7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9.4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21.6平方米,2007年达到25.8平方米,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人民健康状况改善,平均预期寿命继续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0岁,就进入了长寿社会。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2008年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3.36岁,比2007年提高0.1岁,比世纪之初的2000年提高1.39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2008年的73.36岁,59年提高38.36岁,平均每年提高0.66岁。

(四)社会安全显著提高,民主法制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尤其是2000年以来,全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山西这个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实行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8年,全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防范和预警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692人,比上年下降0.27%;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462人,下降36.45%。2008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868起,同比下降13.36%,造成2910人死亡、89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31.77万元,比上年下降11.11%。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建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坚持生存权、发展权的首要地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依法进行监督,监督活动和行为正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在民主发展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08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78.3%,较2000年提高18.3个百分点。通过法制建设,推进了城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科技教育建设加快,文化产业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的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2008年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高等院校达到76所,比1949年增加75所,较1978年增加60所。2008年招收普通本专科生18.43万人,比上年增加1.68万人,毕业生人数连续六年递增,达14.12万人,比上年增长6.9%。在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继续得到发展。全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5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73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结业的职工和农民分别为72.35万人次和107.74万人次。

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人口受教育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2008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5年,比2000年提高1.15年。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加大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迅速发展壮大。2007年,山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75亿元,比2006年的124.72亿元,增加36.03亿元,增长28.9%,占GDP的比重达到2.80%,比2006年提高0.15个百分点,较2000年提高0.4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

(六)资源节约有效推广,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近年来,全省紧紧围绕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提出了"全力攻坚,全面推进"的环保攻坚战略。通过实施综合减排措施,完成约束性指标的减排任务;强化监管,加快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格执法,动真碰硬,集中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克难攻坚,全力拼搏,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有效控制了资(能)源的过量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008年,全省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放在战略层面,把打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严格淘汰钢铁、焦炭、水泥等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源集中整治行动。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连续大幅下降,减排总量名列全国前茅,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地表水质量稳中好转。2008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总计达到3679天,较2003年增加2184天,增长46.09%,年均增长9.22%。黄河、海河两流域山西段监测的103个断面的地表水环境,符合I-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5.5%,较2000年的11.5%增加4%。全省加强工业节能工作,启动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社会领域能耗增速明显减缓。积极探索多行业、多领域和不同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风力发电实现零的突破,预计投产机组10.95万千瓦,风力、水利、煤层气发电机组规模达到110万千瓦。

二、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与全国、中部、周边省份的比较

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总体稳步推进,但同全国、中部以及周边省份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总体实现程度低,提升速度慢,位处下游、位次后移、差距明显。

(一)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位处下游、位次后移、差距明显

    1. 实现程度低。2007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6.5%,在已监测的29个省份中排第23位,低于全国水平6.4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分别比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水平低14.8和8.38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比西部地区水平高1.9个百分点。

    2. 差距拉大。2000年,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56.6%,仅比全国水平低2.7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水平的差距也只分别低7.4和4.1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0.8和4.3个百分点,起点尚可。但从2000-2007年的发展情况看,与全国、东北地区及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原先在中部地区的领先优势也已荡然无存,成为仅高于安徽的中部老五,领先西部地区的优势也在逐步缩小。

    3. 提升幅度小。山西全面小康进程步伐不快,在全国位次后移。2007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在已监测的29个省份中排第23位,比2000年后移3位。2000-2007年的七年间,山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56.6%上升到66.5%,年均提升1.4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小于全国、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低0.53、0.6和1.06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升幅度也在不断提高,山西作为中部省份提升幅度不仅落后中部平均水平,而且也落后于西部水平,年均升幅分别落后0.64和0.35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

(二)从监测的六个方面看,山西与中部及周边省份存在差距

1. 经济发展方面--中部第二、周边第四。在经济发展方面,山西2007年的实现程度为58.1%,比全国低7.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排第二位,落后湖北3.5个百分点;高于湖南、安徽、江西和河南四省,分别高出2.0、3.7、5.8和6.5个百分点。与周边河北、陕西、内蒙古3省(区)相比,分别落后河北1.3个百分点、陕西3.5个百分点和内蒙古8.6个百分点,差距比较明显。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则更为明显。2007年,东部实现程度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从2004年起已经连续4年达到了100%。

2. 社会和谐方面--在中部和周边都排第三。在社会和谐方面,2007年山西实现程度为74.6%,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三位,落后湖南和河南两省,分别落后2.6和2.5个百分点;高于江西、安徽和湖北三省,分别高出2.2、8.9和12.5个百分点。与周边3省(区)相比,落后河北和内蒙古,分别落后5.0和9.8个百分点,高于陕西16.0个百分点。落后北京21.8个百分点。

3. 生活质量方面--中部第五、周边第二。在生活质量方面,2007年山西实现程度达到了74.3%,比全国低4.0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位,仅比安徽高出0.1个百分点,落后于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四省,分别落后5.0、4.9、4.8和0.7个百分点。与周边3省(区)相比,落后河北2.9个百分点,高于内蒙古和陕西,分别高出0.8和6.7个百分点。落后北京22.1个百分点。

4. 民主法制方面--中部第五、周边第四。在民主法制方面,山西2007年的实现程度为83.7%,比全国低9.5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位,落后于湖南、湖北、河南和江西四省,仅稍高于安徽省。低于周边三省(区)。民主法制方面有两项指标,其中的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的调查数据,差距主要表现在社会安全指数指标上。

5. 文化教育方面--中部第三、周边第一。在文化教育方面,2007年山西实现程度为72.5%,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排第三位,落后于湖南和湖北两省,分别落后13.6和7.4个百分点;高于河南、安徽和江西三省,分别高出3.2、11.9和18.5个百分点。与周边省(区)相比,高于河北、内蒙古和陕西,分别高出10.9、3.9和8.8个百分点。但与北京相比,差距仍很明显,落后26.8个百分点。 

 6. 资源环境方面--全国末位。在资源环境方面,2007年山西实现程度为41.4%,比全国低30.6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最后一位,问题较多,差距悬殊。在中部与河南的差距最小,仍落后28.0个百分点,与江西相比,更是落后了44.2个百分点;分别落后湖北、湖南和安徽32.5和37.8和40.2个百分点。与周边省(区)相比,也分别落后河北、内蒙古和陕西21.3、22.1和20.1个百分点,落后北京27.7个百分点。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山西全面小康建设的最主要障碍。 

 从监测情况可以看出,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山西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2000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56.6%,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00%相差43.4%,平均每年需要提升2.17个百分点。如按照目前的年均1.41%的提升幅度,要到2031年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07年全省实现程度为66.5%,尚有33.5%的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必须达到年均2.58的提升速度。好在2000年以来山西提升速度处于加快趋势,其中,2005-2007年的3年中,提升速度明显加快,年均达到2.2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比2006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只有将这一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全省才有可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方向

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速度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一些指标提升不稳,仍存在下滑的可能和危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必须努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

(一)实现转型发展,努力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山西这个欠发达省份,要与全国同步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该监测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放在"六个方面"之首,并给了29分的最高权重。从监测结果看,山西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虽逐年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2007年,实现程度为58.1%,比全国低7.4个百分点,在"六个方面"中失去了应有的领先作用,仅位居第五位。其中,权重最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程度是41.4%,低于全国5.9个百分点,距100%还差58.6%;权重较大的城镇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为73.4%、70.6%;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实现程度仅为34.6%,落后全国14.9个百分点,离100%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方面中只有失业率(城镇)一项指标达标,且与全国水平相等。其余四项均不同程度落后于全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顺利实现。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对经济建设八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省委确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医药、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等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推进旅游、现代物流、金融、商贸、会展、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活动。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加就业,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体现社会公平,稳步推进和谐山西建设

扩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促进男女受教育平等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从监测结果看,在全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时候,地区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却仍在扩大,从全省发展程度和小康进程来看,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平衡,且差距不断拉大。中部腹地和城市郊区发展较快,东西两山水平明显滞后。全省基尼系数由2000年的0.358扩大到了2007年的0.41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48倍扩大到3.15倍,而且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2007年全省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45.7%,较2000年提高30.4个百分点,但距离90%的目标值差距还很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的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广泛开展,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呈几何级态势增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虽然比较高,2007年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7.5%,但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仍比较低,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并没有因为覆盖率的大幅提升而得到相应的改善。

"山西虽然是欠发达省份,但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只要努力工作,是可以走出新路、走在前面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山西的殷切期望和巨大激励,必须坚决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切实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制定得力措施,实现山西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提高。

一是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夯实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关键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各地都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统筹发展,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为减少地区差距缩小贫富悬殊提供解决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二是要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收入调节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各级政府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收入分配向更加合理、公开、公正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强化社会保障,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和谐的安全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城乡劳动者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确实需要扶持的得到及时扶持,确实需要救助的得到有效救助,确实需要关照的得到充分关照。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收入水平差异和实际承受能力,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并改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三)突出富民优先,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使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从监测结果来看,关于改善民生的多项指标都呈上升的趋势,但步伐不快、改善幅度不大。生活质量方面的五项指标中除了恩格尔系数实现程度已达到目标值外,其余四项还较低。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仅为4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1个百分点。全省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07年的实现程度为80.9%,仍比全国低12.5个百分点;实际值为21.9平方米,比全国少3.3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落后全国0.4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7年的实现程度达到81.3%,高于全国15.0个百分点,但距离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正是由于这些看似量小数微的差距,使得六个方面中第二大权重的生活质量实现程度排在第三位,为74.3%,落后全国4.0个百分点。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必须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富民始终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要求,放在发展全局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是牢固树立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富裕就没有国家富强的观念。要在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方面下功夫,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改革投资型财政体制,通过逐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财政支出的重点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具有稳定增长机制。切实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基本设施建设,为人人都享有公共服务奠定强大的财政基础。三是要继续推进"五大惠民工程",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好处,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实现安全发展,逐步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2000年以来,山西努力推进民主化进程,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得到有效实施;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7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到78.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较2000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仅为81.0%,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较2000年下降19.0个百分点,而且远低于全国98.4%的平均水平,差距显而易见。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山西省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大省,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2007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702人,比上年下降11.5%,但仍比2000年上升31.51%。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062人死亡,较2000年上升35.85%,为此必须更加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社会民主法制方面,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权力,逐步推进社会民主法制进程。继续扎实推进平安山西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五)强化文化教育,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民生质量的高低。监测结果显示:2007年全省文化教育方面的实现程度是除了社会和谐以外另一个高于全国水平的方面,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从其所包含的三项指标来看,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山西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充分肯定文化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相比,山西文化教育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较2000年的2.38%只增长了0.42百分点,距目标值5%仍有较大距离,其实现程度也只有56.0%。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远未达标,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这就要求还应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彻底扭转教育事业基础薄弱的不利局面;同时,要逐步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六)体现环保先行,努力改善生态资源环境

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山西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2000-2007年的八年间,全省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进展不大,走过的是一段有升有降的波动过程。2007年全省资源环境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现程度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但整体实现水平仍然很低,仅为41.4%,实现程度仅比2000年提升2.6个百分点。全省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节能问题,2007年山西能耗总量居全国第7位,万元GDP能耗达到3.37吨标煤(2000年可比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8倍,能耗非常大;二是耕地问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占用耕地的增加,今后十三年,如何确保常用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将是山西不可回避的问题。2007年,全省的耕地面积指数为90.94%,落后全国3.99个百分点;三是环境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到,空气质量、水域达标率以及国土绿化达标率三个指标的实现程度仍然很低,水域达标率仅为16.5%,远远落后于全国47.9%的水平,差距非常明显。

资源环境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加紧资源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全面保护并改善环境,是山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山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脆弱,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首先考虑环保因素,坚决落实环保先行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举措来推动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加大耕地管理力度,完善耕地占用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审计的制度,从源头上保护好耕地;想方设法开垦新的耕地和减少丢荒,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努力实现这一难点指标的逐步回升;另一方面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确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两个载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开展广泛的节能降耗活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只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实现程度好的指标的发展势头,防止已有成果的下滑反弹;全力做好实现程度低、问题比较多的指标的提升工作,山西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气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气品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