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品资讯 » 气体资讯 » 工业气体 » 正文

专家呼吁遏制“有煤就化”倾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0  浏览次数:272
核心提示:        8月1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高级
        8月1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高级顾问曹湘洪尖锐地指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存在着过度发展和“有煤就化”的倾向。他特别强调,发展煤制油及煤化工产业必须适度、有序,全面分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决策项目的根本,煤炭生产企业与石油化工企业以资金为纽带的强强联合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最佳选择。


  曹湘洪分析说,石油资源短缺是发展煤制油、煤化工的原始动力,但发展煤制油、煤化工产业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国煤炭储量仅仅是相对油、气而言较为丰富,人均占有煤炭资源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电力是我国最重要的二次能源,煤电又是电力的主要来源,2009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中煤电占80%,年耗煤约15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耗量的一半。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煤炭产区大部分为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差。以神华宁煤和南非沙索公司合资的煤制油项目为例,项目采用各种节水措施后吨油耗水仍达8吨。此外,神华包头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项目吨烯烃耗水达33吨。曹湘洪认为,煤制油、煤化工装置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清洁生产压力。


  曹湘洪同时指出,煤制油及煤化工的经济性和原油、煤炭价格密切相关。石油价格升高,煤制油及煤化工的经济性改善,油价升高会带动煤价升高,煤制油及煤化工的经济性又会变差。中东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等成本低廉,这对我国以煤为原料生产的甲醇是巨大挑战。


  曹湘洪强调,我国煤制油、煤化工产业发展一定要把握好规模总量、资源使用、环境生态容量的度,在环境生态许可和水、煤资源有保证的前提下,确定规模总量,绝不能过度发展和“有煤就化”。他认为,应综合平衡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投入及成本,优先保证电煤长期供应,形成合理产业布局。靠近电煤消费的煤炭产区不宜发展煤制油、煤化工;煤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煤炭外运成本高,水资源有保证,生态环境容量许可,可以适度建设煤制油及煤化工产业园区。

 
 
[ 气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气品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