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品资讯 » 综合资讯 » 产业综述 » 正文

古交市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9  浏览次数:446
核心提示:      古交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新型煤化工及以工补农示范区作为古交的总体战略部署,尤其在2009年金融
      古交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新型煤化工及以工补农示范区作为古交的总体战略部署,尤其在2009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煤炭资源整合政策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下,古交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新型煤化工及以工补农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型煤化工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

  古交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新型煤化工示范区建设,抓住了古交发展的根本,是古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科学制定新型煤化工示范园区发展规划。根据建设新型煤化工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古交市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实际,依据上级产业政策,围绕延伸和构建 “煤——焦——精细化工”、“煤——电——新型建材”、“白云石——金属镁——镁合金”产业链条,立足建设以金属镁及镁合金为主的冶炼、以选煤副产品为原料的电力、以煤和炼焦副产品为原料的化工和新型材料,以及煤炭、焦化等六大产业,初步制定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优势产业向屯兰川、原平川集聚,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同时,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到2020年发展煤炭、焦炭、煤焦化工、冶炼、建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示范园区建设的企业布局和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目前,园区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经太原市组织省和太原市有关部门进行了论证。为了确保新型煤化工园区科学有效推进,古交市今年又启动了科技园区规划、西山古交发展规划、古交市旅游规划、华润古交发展规划、煤运公司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根据上级实行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政策的要求,古交市结合确定的主体企业,提出了建设“五大经济板块”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经过资源整合,矿井由原来在册保留的62座压减为25个采矿点,总产能由每年的1365万吨提高到1665万吨,资源回采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以上。

  根据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古交市紧密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实际,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途径,全面实施了古交电厂2×60万千瓦发电、一一公司2×2.5万千瓦热电联产及粉煤灰建材、中海能源公司300万吨集运站、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海天天宇公司100万吨洁净型煤、西山煤气化公司60万吨焦化气源、古交钰龙煤业等23户洗选煤提升改造、西山日盛公司60万吨焦化续建、山西隆锵兴15万吨直接还原铁、屯兰矿瓦斯发电等十大重点项目。截至去年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古交钰龙煤业等23户洗选煤提升改造2个项目全面完成,一一公司2×2.5万千瓦热电联产及粉煤灰建材、西山日盛公司60万吨焦化续建2个项目基本完成,其余6个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合计完成投资44.9亿元。

  强力推进以工补农示范区建设

  古交的优势在煤,工业经济是古交的主导经济,但工农差距问题比较突出。建设以工补农示范区,是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实现古交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古交市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快以工补农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出台了古交市《关于加大以工补农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同时进一步落实领导包点、部门包联、企业帮建的“三帮一”措施,通过企业帮扶帮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以工补农。

  古交市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并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特别是将涉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退耕还林、土地整理、煤矿沉陷区治理、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等项目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放、“捆绑式”使用,使资金使用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以强化企业帮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以工补农长效机制。一方面,古交市坚持开展“一企一村、一矿一村、结对帮扶、工农共建”活动,组织煤矿等资源型企业以捐助资金、领办农业产业基地、组建大型农业合作社、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退出煤炭生产领域的″煤老板″将转产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使用也尽可能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两权价款”用于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比重。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全方位推进以工补农。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农田水利、水保生态、节水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村公路交通、饮水安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同时,坚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人每月150元,切实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 气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气品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