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踏青的游人发现:这个小县城新修建的迎宾大道两旁和通往风景名胜区卦山的道路两侧,树立起了很多带风叶和太阳能板的路灯。原来,这是该县新近投资186万元安装的142盏“低碳”路灯。这种新型路灯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等组成,能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和太阳能双系统供电。其原理是白天通过风机和太阳能电板将风能和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到埋在灯杆底下的蓄电池里,夜间电池就自动供电给路灯,节电达95%以上。 中经网记者了解到,在山西,不仅政府把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了转型发展方向,许多企业也迈开了迎接低碳时代的步伐。例如太钢制定了高碳企业的低碳化路线,将产品绿色化、装备绿色化、生产制造绿色化和都市和谐生态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国新能源将清洁能源、低碳发展思路确定为企业战略视野中的头等命题,依托本企业丰富的气体资源,走上了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连许多市民和百姓也自发加入到了低碳的时尚中来,用一举一动实现低碳生活……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李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碳大省山西进行的低碳转型,首先在产业转型方面就具有战略意义。去年底,山西召开了全省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公布了《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同时成立了全国首个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山西国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山西省发改委最近也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负责调查整个山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任,为“十二五”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总的来说,《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山西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是降低山西经济结构中的一次性能源需求比例,严格控制和淘汰高消耗产业;二是逐步摆脱对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推广和普及低碳、无碳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三是继续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使得循环经济产业链更加完毕;四是采用高效先进的房屋保温、节能材料和措施,形成高效的燃气能源消费体系;五是继续扩大森林和植被覆盖面,保持并增强生态系统自然的碳汇能力。 众所周知,钢铁是典型的高碳行业。在太原人的记忆中,太钢曾是污染的代名词。曾有人建议,为了减少对城市的污染,最好是把钢厂搬迁。但太钢董事长李晓波却认为,搬迁不是解决污染的最好办法。你可以把企业搬出城市,却搬不离地球。所以,作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太钢的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强对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让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和城市、企业和环境的和谐相融,效益共赢。 李晓波对记者说,所谓“绿色企业”、所谓“低碳经济”,不仅仅要求产品要满足“绿色”标准,生产过程也要满足“低碳”要求。例如,“高效、节能、长寿”是太钢不锈钢的特点,用太钢生产的高排耗硅钢做成的电机体积比同类型要小、功率却比它们大。从这个角度讲,太钢的产品就是绿色的、低碳的。而在生产过程中坚持低耗能,低排放,也是低碳转型发展。近年来,太钢淘汰旧焦炉、小电炉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率先使用和系统集成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全流程技术升级和主体装备的大型、高效、节能和环保,建成了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节能降耗水平,陆续建成投产了一大批节能新技术及余热利用重大项目。 记者了解到,太钢以前生产1吨钢要用1吨煤,而现在只用500—600公斤煤,一年能节约数百万吨标煤;以前生产1吨钢用20多吨水,现在只用2吨;炼钢用过的水经过回收处理,现在可以达到饮用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2%;一个高炉用压差发电,可以发2亿多度电,全厂利用余热、余压的发电量占到企业年用电量的23%;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烟粉尘中如今被回收利用提取出大量的铁、硌、镍等金属;昔日的焦炉煤气、烧结烟气现在经过脱硫一年可生产数万吨硫酸;由于对粉煤灰回收利用制作的加气砼砌块比传统墙体材料节能65%以上,如今这种粉煤灰加气砼砌块产品已被用在了上海世博会山西馆的墙上。 看完了太钢,让我们再走进山西另一家低碳示范企业----山西国新能源。它的前身山西省乡镇煤运集团,曾是一家单一的煤炭运销公司。如今却是具备年输气65亿立方米的大型能源供应企业。该企业董事长梁谢虎介绍说,国新能源已经将“燃气资源混合燃烧”发展战略纳入了该集团“十二五”规划。目前,该集团高碳能源低碳化的利用版图已清晰可现,那就是实施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氢气的混合燃烧,到2015年实现统筹调配100亿立方混合气资源,并实现其业价值。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的王宏英所长认为,山西把煤层气、焦炉煤气等气体能源统一考虑起来,准备“四气联合开发”的模式可能开创我国低碳能源供应的新局面。因为由于地理禀赋和历史原因,山西有着众多的焦炉煤气、煤层气资源。煤层气总储量占到了全国的1/3以上,加上5条国家输气管网过境而获得的可观的天然气资源,“多气并输”可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低碳发展目标。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贯通南北的1038公里省内主管线,给已经形成和将要建设的总长2000公里的天然气管网、设施体系提供了极佳的能源供应和保障基础。同时,从价格承受能力角度讲,山西也有着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开发煤层气产业在山西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其巨大的储量和成熟的开发技术必将成为山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亮点。 在近期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的山西,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鼓励,许多企业在践行、在转型,就是普通民众也自觉加入到了“低碳转型,人人参与”的行列中来了。 太原民政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就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太原34户家庭为已故的父母举行了海葬仪式,这在内陆城市太原还是第一次。太原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认为,相比水泥铸就的公墓来说,选择海葬不仅低碳、而且环保、节省土地。太原市从今年起,将对树葬、海葬、花坛葬等各种新殡葬方式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市民低碳行为。 市民姚晓芳快乐地告诉记者,参加植树活动、把空调调低一度、人离开屋子时及时关闭室内灯光……这些都是我们举手之劳就可以实现的低碳行为。做个低碳市民,你行我也行!出租车司机小李也告诉记者,低碳行车与驾驶者的车技和心态都有联系。高兴或者愤怒等情绪,会导致司机乱轰油门,乱踩刹车,乱拐弯等,都会增加排放。而夏天把车停在阴凉处,不要把油箱加得太满,后备箱里不要放过多的东西,只需养成这些习惯就能实现低碳和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