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掌握浇注料各种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为国产化研制提供科学依据,他们将现有进口浇注料送样到武汉科技大学进行检测,在武汉科技大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只用了9天时间就拿到了检测报告,得到了准确数据,为厂家研制争取了时间。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国产浇注料在可塑性、固化时间、干燥后强度、导热系数、体积稳定性和Fe、K、Na、Ca含量等诸多技术指标上与原进口浇注料都存在一定差距,且提高这些指标的难度较大。经与研制单位协商和论证,由他们组织技术攻关,放弃春节休假进行研制。经过多次不懈努力,3月7日研制成功的产品与已国产化的煤烧嘴隔焰罩配套试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其使用效果与进口料进行对比,完全达到了装置运行各项技术要求。而其价格在扣除首次研制费用后只有进口浇注料的一半,正式生产供货周期也只需10天时间。如果考虑气化炉关键设备衬里的更换,则一次性可节约几百万元的采购成本。
此次国产浇注料替代进口浇注料的研制成功,不仅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大幅降低采购成本,而且减少了采购难度、缩短了供货周期,在供应的灵活性上实现了多样化,同时也为国内其它两套“油改煤”装置所需浇注料国产化提供了使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