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能减排的攻坚阶段, 9月3日晚,国内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的武安地区钢厂被强制拉闸限电,涉及40多家钢铁等相关企业,钢厂因此停产一个月。这一消息刺激9月4日国内钢铁市场报价以每吨数百元的价格上蹿,此后一周时间,钢材价格上涨势头依然强劲。
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由年初的低位开始缓慢上涨,年中又跌落谷底,目前迎来了新一轮上涨行情。钢价的波动,也牵动着相关产业的敏感神经。面对钢材价格怪圈,我市相关企业该如何应对?为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会采取哪些措施?记者近日就此深入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了调查。
贸易商 本地需求量下降
对钢材价格的涨跌,体会最为深切、反应最为灵敏的莫过于钢材经销商。记者首先来到我市最大的钢材物流企业——东岭集团。集团物流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彭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需求量上分析,今年以来,受宝鸡房地产市场建设周期拉长、大多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等因素影响,本地市场钢材需求量较去年下降了 15%,达到 60万吨左右。从本地钢价涨跌幅度来看,由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加之宝鸡属于三线城市,今年本地钢价涨跌虽与大势一致,但幅度略为平缓,目前尚未出现今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钢市以每吨 500元以上的幅度大涨大落的情况。钢材价格为何出现反复跌落呢?彭晓勇说:“当前市场形势非常复杂,已很难判断钢材价格,它往往不由价值、供求关系所决定,有时钢材的出厂价可能会跌破成本价。”据他分析,当前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萧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在全球蔓延;国内出口量缩减,导致大量资金流向钢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助长了钢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加之国家对楼市的调控,让房地产行业放慢了开发脚步,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钢材价格涨跌难以判断。本轮钢材涨势又由何推动呢?彭晓勇说,作为线材的主产地,由于国家环保局节能减排的专项检查,山西临汾 23家钢厂近日停产,线材出现紧张,这也使多数钢厂调整生产结构,借机推动了螺纹钢的价格上涨。他预计,由于国家宏观基本面没有改变,节能减排检查是暂时的,国际铁矿石价格降低 15%,汽车产能过剩,造成钢铁上涨缺乏支撑,钢价一定会很快出现下调。
钢价运行走势如此复杂,年销量在 200万吨之多的东岭却总能瞅准行情,实现盈利。彭晓勇说,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在4000元左右波动,但远不及2008年钢市接近 6000元的高点,贸易商利润空间严重萎缩。为此,东岭已将往年的批发供货方式改为终端客户直供的方式,以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东岭积极参与钢材期货市场,采用套期保值的方式力保企业在钢市大跌时不赔钱。在销售策略上,东岭若判断钢材价格将进入下降通道时,他们会采取订单销售方式锁定价格。若判断钢材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时,东岭会采取低库存、高运转的经营策略。总之,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分析判断市场准确,保证风险最低。
地产商 随建设进度采购此轮钢材价格的上涨,华厦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材料主管罗绍宗尤为关注。他告诉记者,他三天两头关注钢价变动,最近钢价涨势确实凶猛。罗绍宗在电脑上打开了他收集的钢材报价信息,为记者对比了近两个月来房地产主要建材螺纹钢的价格变动情况。以规格在直径 16毫米 - 25毫米的二级螺纹钢为例,7月16日,宝鸡地区销售报价为每吨3930元,到了8月5日,价格涨至4260元,而到了9月6日记者采访当天,这一价格已涨至4500元。也就是说,不到两个月时间,钢材价格上涨了近15%。建材价格上涨无疑推动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上涨。罗绍宗说,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中,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呈3:7的比例,而钢材占据了材料成本的 60%之多。目前根据华厦的开发进度,每月的用钢量在700吨左右,钢价上涨15%,意味着企业每月要多支出数十万元。据他透露,为了规避风险,早在3月,企业就通过招标的形式在宝鸡、西安各确定了 1家经销商,订购了 5000吨钢材,打算以锁定的价格“随用随买”。但过了不到半个月,由于钢价开始上涨,宝鸡那家经销商不愿做亏本买卖直接毁约。而西安的经销商也一再要求提高价格,买卖双方不得不经常坐下来谈判,根据市场行情,商议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罗绍宗说,作为开发商,不可能趁低点一次性采购,一是因为钢价低点本身不好判断,二是开发商没有库房,大规模采购资金压力也大,风险会随之而来。所以,尽管采购成本日益增加,但开发商也仅根据开发进度进行采购。如果钢价上涨到开发商自身难以消化的地步,工程则有可能会暂停一段时间,或者增加的成本会直接反映在商品房的价格波动上。“当然,推动房价走高的最主要因素不是钢价,而是土地价格和供需关系。”
制造商 瞅准低点批量进货我市制造企业林立,钢材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原材料,钢价哪怕涨一分钱,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对此,相关企业反应如何?记者为此采访了制造业大户——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据中铁宝桥物资保障部部长杨广地介绍,今年1至8月,企业产品钢板材用量达到9万吨。与房产商不同的是,宝桥采用钢厂直供方式,对国内各大钢厂进行招标,这样可直接降低采购成本。杨广地说,判断钢价相应低点一次性批量购入,更可规避价格风险。比如今年3月中旬,宝桥根据道岔生产任务,一次买进5000吨钢材,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钢价就开涨。 7月中旬正值钢市需求淡季,钢价回归低点,宝桥及时邀请国内几家钢厂投标,最终以理想的价格采购了 3万吨材料,总支出比原计划少了2000万元左右。企业还根据钢板所需型号、钢厂运输条件等情况,利用钢厂各自优势进行采购,而不是局限于一家钢厂,这样可有效节省采购资金。杨广地从事材料采购工作十多年,他发现近两年来,钢材价格波动变得毫无规律可言,甚至遇风声就涨,遇风声就降,价格进入了无序状态。作为不能掌握定价权的用钢企业,不能一味埋头搞生产,更应当树立风险意识,关注市场变化,把握时机,降低采购成本,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