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至2010年初,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遭遇持续大旱。中国石化加强资源统筹,积极送油下乡,全力保障抗旱救灾用油供应,24小时全天候提供加油服务,把油品送到田间地头,确保灌溉农用机械用油,确保抗旱打井用油。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和8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中国石化在第一时间调配上百吨成品油资源以及灾区急用的水和食品送达灾区,积极投身抗震、抗洪救灾工作,承担起了灾区成品油保障供应工作,保证了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为抢救灾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危难时刻快速反应,在大灾大难中献大爱,持续稳定地为社会供应能源,这是中国石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中国石化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每一滴油中,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
2010年4月29日,中国石化党组决定将“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作为公司社会责任口号。8月18日,在中国石化质量工作会议上,苏树林总经理代表中国石化向全社会宣告“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强调指出,“每一滴油”既包括经销的油品,又包括提供的其它所有产品和服务;承诺的不仅仅是质量,还包括数量、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要做到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每一滴油都汇聚着中国石化百万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石化“珍爱品牌,注重质量”的理念;是“保障能源,节约资源”的理念;是“精细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理念,也是“做一滴油,献全部热”的理念。切实担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就是中国石化的“一滴油精神”。
一直以来,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多角度开展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009年,中国石化创新性地大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成立了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组成的中国石化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中国石化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导体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共同建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成为中国第一批院企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同时,在《中国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编写中,率先采用中国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标准;并在国内发起和应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中国石化不仅是评级报告的发起企业,也成为首个应用报告评级的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中国石化将继续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牢记使命,强化意识,统筹兼顾,积极实践,不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生产运营各项工作中,积极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