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淘汰落后产能将迎来“阶段性大考”。原因是今年5月份,工信部向各地方政府下达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地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地市县和企业,并确保这些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
近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在《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完成淘汰落后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是由工信部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
总量背后有结构问题
据统计,今后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同比加快9.5个百分点,其中6、7两个月增速分别回落到13.7%和13.4%。若考虑去年同期基数因素影响,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目前,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基本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从最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到现在,我们多次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出大概要经过三四个阶段的调整。”他指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用宏观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保增长。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看企业能不能逐渐恢复正常经营状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从目前的统计数字看来,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1~7月,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4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1.1%,销售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15%上升到6.16%,上缴税金总额同比增长29.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增长6.7%。
到了第三个阶段,就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者是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方向。“现在特别是明年以后,我国工业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更强调结构问题。金融危机之后所面临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以及中国劳动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等因素都增加了政策的复杂性。”金培特别指出,工业经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过去不合理的结构问题能不能解决,比如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任务依旧艰巨
5月份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各地区、各部门均加大了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据统计,1~7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19.6%回落到16.2%,其中7月份增长10.5%,比上月减缓1.3个百分点。受益于工业用能结构变化,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从一季度同比增长0.38%转为同比下降1.25%。
发布会上,辛国斌也坦承,目前,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部分传统行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落后产能还占相当比重。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有盲目建设的苗头。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转好,同时由于结构调整关系到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组织协调难度很大,需要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难度较大。
全年工业增速可达13%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提出,从目前运行态势看,由于受去年全年“前低后高”走势影响,下半年工业增速将有一定程度回落,预计下半年降到10%左右,全年可达13%左右。
这种判断基于3个方面的支撑:一是从先行指标来看,经济增速将进一步趋缓。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有所降低,投资增长理性回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二季度以来虽连续出现回落,但仍保持在50%以上。二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组合政策的实施,对建材、家电、家具、钢铁、水泥等工业品需求将产生影响。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大了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