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煤间接液化技术包括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两种工艺路线。低温费托合成技术目前只能生产柴油、石蜡等;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具有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等优点,在生产汽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润滑基础油等清洁优质油品的同时,还可副产高附加值的α-烯烃、溶剂油、表面活性剂、醇醛酮酸等化工产品,产品市场适应性好,盈利能力也更强。此前高温费托合成工艺在国内还没有进入工业试验的先例。
为此,上海兖矿在掌握了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后,又展开了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研发工作。孙启文带领的团队先后突破了高温费托合成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高温费托合成工艺、催化剂还原工艺、反应水初分工艺等核心技术,开发成功了高温流化床费托合成技术,建设了国内唯一的高温费托合成中试装置,于2007年6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并于2010年2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专家认为,该工业试验装置建成后,对高温费托合成技术落地意义重大,对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路线开拓具有引领作用,也将对高端煤化工产品开发,实现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低温费托合成煤制油项目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在成功投产并保持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基础上,后续400万吨/年(200万吨/年低温费托合成、20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煤制油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三五”煤炭清洁利用发展规划,此试验装置就是为更合理高效建设高温煤制油项目而量身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