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政策
三部门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
来源:工信部bingqi2016-08-04 13:24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

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

8月1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发挥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对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经研究,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紧贴《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以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完善质量治理体系,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支撑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转变。

(二)实施原则

需求引领、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综合推进;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开放兼容、强化实施。

(三)目标任务

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装备制造业标准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质量品牌建设机制基本形成,部分重点领域质量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

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兼容发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创新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提升质量技术基础服务水平,健全质量发展考核与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塑造“中国制造”品牌形象。

三、实施工业基础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

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领域急需标准制定。以破解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和加强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开展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核心共性技术标准研究,配套解决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标准短板。

四、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

创新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推动装备智能化和质量提升;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

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实施及效果评估。

六、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

加快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强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提升装备制造业服务质量;加快制造服务标准化成果转化与应用。

七、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围绕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改进标准制修订流程,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及时更新标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装备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提升。

八、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

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领域,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方案,加快引进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围绕装备“走出去”优先领域,开展标准“走出去”需求调研,制定中国装备“走出去”标准名录。根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发挥行业、地方优势,依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搜集研究重点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展装备制造业领域大宗商品标准比对分析,为支撑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标准信息服务。

九、保障措施

加强法规政策建设;保障工作经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组织实施。

 

 

       源自:工信部

 

附件: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doc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