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主导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循环经济规模化发展。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市场办法,积极整合煤炭和煤化工资源,通过科学规划,提高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合力谋划和建设一批大项目,培育几个大集团,打造全省煤化工领军企业。加快循环经济集群化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利益联结、企业为主、协会助推等办法,通过发展大集团,带动多业并举,形成相互协作配套、上下游紧密衔接、互为吃配发展的产业集群,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加快循环经济科技化发展。把发展现代化工和精细化工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引导企业发展高科技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抓紧建设煤化工研究院和精细化工产业中试基地,筹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重点发展现代化工和精细化工项目,进一步拉伸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市矿一体、区域一体的思路,充分发挥中省直企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争取七煤公司煤炭资源优先支持本地发展,支持其利用自身优势大上煤化工项目;拓展一体化的思路和范围,充分利用周边市县资源促进七台河发展,逐步扩大利用域外原煤规模,对该市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推动工业经济由煤炭“一柱擎天”向煤与非煤“双轮驱动”转变。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重点打造“1+4”产业模式,提高非煤产业比重。“1”是扎实推进“一号工程”。充分利用双叶品牌优势、毗邻俄罗斯的木材资源优势,尽快把木制品培育成支柱产业;抓紧高起点建设新兴木制品产业园区,吸引全市的木制品企业入园发展;围绕建设东北亚木制品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中心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抓紧启动桃山区100万平方米家具大市场建设。“4”指四个产业。突出发展食品药品产业。着力发挥该市位于全省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一小时经济圈内有丰富的粮食和药材资源等优势,抓住全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机遇,围绕“农业特产之乡”的发展定位,把食品药品作为全市招商引资上项目的重点;积极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知名度高的品牌企业,促进食品药品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力推动机械制造业提档升级。鼓励企业积极与知名企业挂靠联合,提高科技含量,叫响主打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利用焦油沥青开发高速公路沥青、炭纤维合成材料等项目,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开发芯片、新能源电池等项目,早日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上取得突破;利用七台河丰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鼓励现有新型建材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利用杨扬、王濛等名人效应和世界冠军摇篮的城市名片效应,以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引导,大力引进体育生产厂商,创立自主品牌,开发运动服装、体育器材和体育用品,尽快把竞技体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体育产业和产品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产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倾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助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