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天灯”永远成为历史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将伴生的天然气直接燃烧发散——俗称“点天灯”。邵伯地区天然气产量较大,日产天然气3000方左右,除保证邵14站锅炉正常供热外,每日有2200方左右的天然气只能燃烧放空。
刘根新告诉笔者,邵真混输管线投用后,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天然气进入邵14站后,除保证站库正常供热所需的600多立方米外,多余的天然气将通过管线油气混输至真武原油集中处理站,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缓解真武油区用气的压力。
年可节约拉油费70万元
去年开展的兴安会战为邵伯油田带来了发展的“翅膀”,目前,邵14、邵16区块共生产13口油井,日产液量250立方米左右。随着邵16、邵17区块油气勘探形势进一步明朗,邵伯油田将迎来二次“腾飞”,原油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而年拉油运费成本带来的压力却一直牵动着油田上下的心。
采油五队队长廖显涛欣喜地告诉笔者,邵真集输管线投用后,油气将通过管线直接输送至真武原油集中处理站,年可节约拉油费70万元。
拉油台“退居”二线
在现场,当班职工钱姿显得格外兴奋,他告诉笔者:“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天天爬上拉油台放油了,只要一个按钮,原油输送一切搞定。”
原来,以前不管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每天当班职工都要爬上5米多高的拉油台为拉油车放油,通常都要站上半天的时间。“现在好了,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这真是太人性化了”,钱姿高兴的“手舞足蹈”。
据了解,下午16:20,真武原油集中处理站已收到邵14站混输过来的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