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黄陵矿区的植被保护的这么好,在矿区看不到堆积在露天的煤炭”。这是大凡
到过黄陵矿区的人普遍的感受。低碳、绿色、环保、高效和资源的循
环利用,已成为黄陵人加速工业发展的共识。
黄陵县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重点产煤基地和陕西四大煤
田之一。多年来煤炭成为黄陵一大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煤炭的开采,煤矸石、煤泥、煤粉尘的污染等问题不断凸显。黄陵人
清醒地认识到:低碳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为此,黄陵县适时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按照“
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要求,提出“发
挥资源优势,依托骨干企业,高起点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思路,以煤
炭为主的工业经济走“煤炭精细化、煤电转化、煤化工、煤综合利用,
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利用”的新路子。
科学决策,超前规划,使黄陵县工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天地。他
们将单井年生产能力提高到9万吨以上;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效、安全矿井建设,提高煤矿
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实施文明矿井、清
洁矿区建设,使矿区变绿,变美;原煤投入使用之前,以物理方法对
其进行洗选,除去煤中的灰分和黄铁矿硫,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
污染物排放。黄陵今年计划产原煤2200万吨,洗选煤能力达到1200万
吨以上;加快瓦斯的发电、民用、汽车燃料等相关项目前期建设,在
消除矿井安全隐患的同时,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大矿、支
持大矿,发挥大矿在煤炭产业发展中的骨干带动作用。现在产能在70
0万吨以上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已经建成。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建北、
建新煤矿即将投产。全部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从原煤地下开采
出后的运输,到精选、煤电、煤化工以及综合利用,都是环环紧扣,
原料基本不落地,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黄陵矿业集团二号煤
矿的储煤仓像蓝色鸟巢,成为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黄陵县还适时高起点规划店头煤化工经济循环园区,园区以店头
镇为中心,辐射双龙、腰坪、仓村三个乡镇,北川至双龙上畛子,南
川至腰坪乡建庄井田,东至店头镇河腰村,面积约28平方公里。园区
功能定位为煤炭资源开采洗选、煤电煤化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等,
目前已有35家大中型企业入驻。
陕煤黄陵矿业集团是典型的现代化煤炭企业。近年来,他们在生
产原煤的基础上,2008年建成总装机容量130MW、装备循环流化床锅
炉、石灰石脱硫技术和消烟除尘设施的煤矸石热电厂,年消耗煤矸石、
煤泥、中煤等劣质燃料100万吨,避免了煤矸石堆积自燃后产生大量
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009年又建
成与煤矸石电厂一墙之隔的粉煤灰蒸压砖厂。砖厂就是利用煤矸石电
厂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炉渣,采取蒸压的办法制造的建筑材料,
做到固体废物的“零”排放。据了解,砖厂每年消耗粉煤灰、炉渣27
万吨,年生产建筑砖一亿块。园区内的曹家峪、白石4×100万吨焦化
项目和双龙镇峪村2×300MW煤矸石电厂项目相继开工,今年底曹家峪
焦化项目一条生产线有望建成试产。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黄陵县的
现代煤化工又迈出崭新的一步,整个煤化工经济园区将形成原煤、混
煤、精煤、焦炭、焦油、甲醇、粗苯、电石、电、砖、水泥等丰富多
元的产品结构;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企业与园区之间的“中循环”
,区域间的“大循环”正在形成。各产业间形成上下游相互关联的闭
合产业链条,最终达到煤炭资源就地“吃干榨净”,实现“零排放”,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