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速度不减
回顾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投资发挥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在国家加大对重点工程投资政策支持下,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势头强劲,在开工数量、完成投资、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安排省市重点工程81项,实际完成投资212.3亿元,完成率196.9%,全省排名第一。重点工程建设不仅有效带动了投资增长,而且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今年我市重点工程建设是否会减速,投资是否会有放缓趋势?“两会”结束后即召开的全市发展改革暨重点工程工作会议,对此给出了答案。会议对今年的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市重点工程会战的帷幕已经拉开,重点工程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今年,我市安排省市两级的153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431.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15.6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工程31项,总投资665.4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116.7亿元;市级重点工程122项,总投资766.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98.9亿元。相比去年,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总投资额及年度投资计划都有大幅增加,项目数量增加72项,总投资额增加722.5亿元,计划投资额增加107.8亿元,重点工程无论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将创下历史之最。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市重点工程将竣工投产49个项目,包括阳翼高速、西北环城高速、国投晋城热电厂、张峰水库、煤层气输送管道、全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廉租房、经适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新开工项目58项,包括高平至陵川高速公路年底实现小循环通车,兰花集团90平方公里煤层气开采、三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兰花路、晋高晋阳两条一级路、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沟底、里必、东大等煤矿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核准开工。
统筹协调促进科学发展
在重点工程投向上,今年我市将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通过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市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资金投入上,我市将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先保障国家、省投资配套项目及重点项目,把资金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型产业、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上,不断优化结构,培育优势产业。阳翼高速、环城高速、国投热电厂、张峰水库、污水处理厂、廉租房等续建工程将竣工投产。高平至陵川高速公路工程、山西电网输变电建设工程、兰花集团90平方公里煤层气开采等重点工程将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完工和建设,将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打下良好基础。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工程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投入,着力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除彤康食品公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平市新胜肉类食品加工等续建项目继续推进外,我市还将新建司徒千亩农业园、沁水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高平市新农村建设户户通等项目,着力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民生。
与此同时,重点工程建设将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省市确定的林业、兴水、治污、节能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今年要继续完成市污水处理工程、丹河人工湿地工程、煤层气工程等续建项目,新开工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丹河治理)等项目。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造福百姓,我市重点工程投资坚持向社会公益事业倾斜的方针,今年把重点锁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廉租房、经适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续建项目,将按照要求进度全面完成。三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兰花路、红星街等城建项目,以及白马寺山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将发挥积极作用。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保增长的重要支撑、调结构的重要途径、惠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们相信,在重点工程这个“火车头”的有力拉动下,我市经济将顺利走出后危机时代,在平稳较快发展轨道上创出新的业绩,迈出更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