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空分设备
科学发展现代煤化工
来源:化工网2013-02-06 15:01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目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新型煤化工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创新与管理人才。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今后十年将是我国煤化工发展的黄金期。


  然而,由于各地煤化工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累积的矛盾日渐突出,现代煤化工超常规发展后果显现。同时,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产能和产品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从全国来看,煤化工发展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统筹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我国煤化工面临着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科学规划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项目,加快开发应用煤制芳烃、煤质分级利用、国产化技术装备,以及适用于我国煤种的大型先进气化、净化、分离等技术。应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既要有政府行为,又要充分发挥政策、门槛的杠杆作用,并依据市场法则优胜劣汰。


  不断完善和提升新型煤化工技术。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要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开


  展科研攻关,即集中财力、人力攻关,进行中试和工程放大,一步一个脚印地积极稳妥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之日臻完善。


  煤化工产业应当有序发展。目前,我国煤化工产品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传统优势日益减弱。今后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技术进步、模式创新、产业链重组延伸、提高竞争力与产业活力上来,推动传统煤化工由中低端向高端挺进,现代煤化工由一哄而上及同质化竞争向有序发展过渡,煤化工产业由大众化向精细化、差异化转变。


  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对于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即提高相关煤化工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产能总量,从企业规模和项目水平、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安全生产、资源条件等方面提出产业准入标准,对新项目要建立审批制、备案制,严格控制国家建设投资和银行贷款,遏制盲目建设,将产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模水平上。


  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关键设备自主生产为突破口,以企业创新为主体,通过政策、法规、财税、经济等手段,促进产学研用无缝对接,不断攻克煤化工技术的关键与难点。


  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煤化工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另一方面日益加大的能源、环保、安全、水资源、碳排放压力,迫使行业乃至每个企业必须做好自身定位,保持清醒头脑。只有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我国煤化工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