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卢业授:钢铁产量5亿吨可满足中国需求
2010-05-12 17:03
“钢铁企业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与矿山约定临时价格采购铁矿石。”4月28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例行的行业信息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尽管罗冰生称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过渡,但很显然由中钢协主导的2010年铁矿石长协谈判就此画上句号。和讯网特别策划了“聚焦铁矿石谈判困局”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和业内嘉宾,来深入探讨铁矿石谈判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部分文字实录如下:

卢业授:
按照中国钢铁需求来讲,5、6亿吨的水平就够了,为什么这么讲?回顾历史来讲,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完全工业化用了200年的时间,近期韩国和日本用150年完成工业化的历程,美国工业化历程完成用了90多亿吨钢,日本用了70多亿吨钢。前两天有人问我们用钢产量是不是达到顶峰,我说还没有到。改革开放以后,我第一次到美国考察,美国人自豪地跟我们讲,美国有6.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罗斯福总统在任时修的,现在美国友7万多高速公路。

  卢业授:在工业化过程中,对能源、矿产资源需求是在上升的,为什么5、6亿吨就到了用钢峰值呢?现在钢铁产量、消耗超过四大经济:美国、日本、欧洲和英国。对于钢铁,不光是增加它的产量,而且要提高它的质量,提高它的经济效益,钢铁产业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多少财富。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钢铁的迅猛增长期已经减缓,未来有可能是零增长,以后个别年份可能还会出现负增长。

  卢业授:可以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加上行业重组,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以后,行业领头企业增加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进入良性竞争,而不是过度竞争,现在竞争主体太多,是过度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打价格战,这对钢铁行业非常不利。等产业进入良性竞争以后,峰值已经到来或者即将到来。产能控制在上下5亿吨左右,产业经济方式真得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提高钢铁企业的效益,增加钢铁企业的品种。加上新材料的出现,替代钢材的品种将来还会络绎不断的出现,我对钢铁产能的展望就是这样。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