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周希增:铁矿石金融化对中国钢企未必是坏事
2010-05-12 17:01

  “钢铁企业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与矿山约定临时价格采购铁矿石。”4月28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例行的行业信息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尽管罗冰生称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过渡,但很显然由中钢协主导的2010年铁矿石长协谈判就此画上句号。和讯网特别策划了“聚焦铁矿石谈判困局”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和业内嘉宾,来深入探讨铁矿石谈判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部分文字实录如下:
       
       周希增:
以前大家觉得金融衍生品是怪异的事情,更多的是国外的投行影响着国内的市场,国内的投行也在努力争取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最近对于国外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和现货定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分析。我同意戴院长的观点,对中国的钢铁企业不一定一直是坏事,08年价格暴跌的时候,如果你持有现货反过来看可以减少很多的损失。假定铁矿石价格不是一直上涨,你买了现货,有一天在下降的过程中,你一定是少亏钱的。

  周希增:铁矿石价格一直往上涨,但自然规律一样,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一样,铁矿石价格将来不会涨得和黄金一样贵。现在很多企业一谈到期货,包括国务院就说不能参与。以前农产品(000061,股吧)有期货,有色有期货。反过来看90年代中国所有的企业都不参与期货的,但现在没有一家不参与,如果他不参与别人还会觉得奇怪。现在哪一家钢铁企业参与期货会成为很奇怪的对象,这有人们认识的转变。金融工具发明出来,你用好了会对使用者规避风险,稳定收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